新疆天文台太阳物理研究室副研究员唐建飞等科研人员基于耀斑大气模型,通过讨论库仑碰撞以及感应电场引起的能量损失,研究了电子束沿着耀斑环运动时的能量损失及其对电子束能谱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与其相关的观测效应,相关成果已发表于美国《天体物理》月刊(ApJ, 2020,904,1)。
太陽高能電子一般由耀斑磁重聯或日冕激波加速産生,是太陽硬X射線以及射電輻射的源,硬X射線和射電輻射的觀測特征敏感地依賴高能電子束的能量分布。一般情況下,輻射被觀測到的地方並不是電子被加速的地方,高能電子束沿著耀斑環或開放磁力線運動,與背景等離子體相互作用損失其能量並産生輻射。因此,研究電子束能量損失及能譜的演化,對理解耀斑能量釋放、粒子加速及輻射譜的形成有重要意義。
此次研究結果顯示,高能電子的初始能量需要大于一個阈值能量(幾十到幾百keV)才能達到某一特定高度。能量損失對電子束的低能截止和能譜都有重要影響,隨著電子束沈降,能譜的陡化截止逐漸變弱,最後演變成飽和截止行爲。由于能量損失與初始能量有關,初始單一的冪律譜也會演變成雙冪律甚至是多拐點的冪律譜。
文章鏈接:https://doi.org/10.3847/1538-4357/abc2ca

電子束沿耀斑環運動的能譜演化